预告简评(—)几个ST股与科创标的
辉煌时代尊龙电影迅雷
辉煌时代尊龙电影迅雷

新闻动态

预告简评(—)几个ST股与科创标的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8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ST中泰:24年净利润预计亏损9.2亿至 10.2亿,扣非净利润亏损8.6亿至 9.6亿,公司因为财务造假、未披露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而戴帽,在控股股东不变更的前提下,这2个问题属于一票否决的原则问题,另外,公司主营业务为氯碱、粘胶纺织业务,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,行业供求以及价格分析最关键,利润表现主要看PVC、烧碱产品的价格表现,公司利润的高光时刻都是产品价格的峰值时刻,

比如,21年公司还披露PVC同比上涨31.27%、22年价格稍微下跌就只披露走势而没有数值了,典型的报喜不报忧啊,

由于2个原则性问题,不打算在它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了,冲着营收规模与国资背景去的朋友,重点关注一下行业层面的供需变化,周期行业难在拐点的判断。

*ST恒宇:24年营收预计1.6亿–2亿,净利润盈利2,300万元–2,850万元,扣非净利润盈利1,170万元–1,720万元,与*ST导航一样,也是军工股,但戴帽原因是主要产品审价下降幅度大,导致23年营收与净利润为负,24年主要产品受价格调整幅度影响小,才实现业务扭亏为盈。

从字里行间看得出,公司的产品后续还是面临不小的价格下调压力,虽然24年财报公布后,大概率可以摘帽,但公司已经长年没有增长了,与其他ST股相比,虽然说不上烂,但远说不上优秀,这么多年还在原地踏步,至少管理层在业务开拓上,是能力平庸的,博摘帽可以玩玩,拿久一点还是算了吧。

*ST名家:24年营收预计1.2-1.4亿,净利润亏损1.4-1.8亿,扣非净利润亏损1.4-1.8亿,公司主营景观照明,主要客户为政府以及城投公司,属于TO G业务,10亿应收账款收不回,明明是靠关系的业务,偏偏要取名XX科技,靠关系的业务很容易人走茶凉或是反腐落马,工程项目型的业务尤其如此,业务稳定性不佳。

ST汇金:24年预计亏损2.3亿–2.95亿,近2年营收严重萎缩,盈利能力也不稳定,今年还因为财务造假被戴帽,虽说是国资背景,但在形势面前也不顶用啊。

ST先河:24年预计亏损7,950 万元–15,900 万元,因财务造假被戴帽,管理层有道德品质问题的,基本不用看。

经营不善,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,如果经营得好,坑就要少得多。穷生罪恶,富长良心,形势好犯罪率低,幺蛾子少,形势不好,就各种坑蒙拐骗出来了。

*ST吉药:24年营收预计3.2亿—3.6亿,净利润亏损5亿—8.5亿 ,扣非净利润亏损4.4亿—7.9亿 ,化工业务已瘸,医药业务为中药,毛利率倒还行,就是营收规模不断萎缩,本人对中药股不感兴趣,也搞不懂古老经验与科学之间的联系。

ST金鸿:24年营收预计11亿–16亿,净利润亏损1.35-2.07亿,扣非净利润亏损1.15-1.97亿,公司主营天燃气业务,大本营在湖南衡阳,经营净现金流年年为正,但一个天燃气业务却经营得年年亏损,这里面有不少的猫腻,具体原因自己去猜。

*ST长方:24年营收预计4.6亿–5.8亿,净利润亏损4200-5000万,扣非净利润亏损5600-6400万,子公司财务造假、对抗监管,虽然母公司认错态度好,但至少也说明内控能力差,主营业务做LED照明的,行业没啥子门槛竞争激烈,扣非净利润年年亏损,没啥兴趣看下去了。

精进电动:24年营收预计11.5-13.5亿,同比增长32.8-55.9%,净利润亏损3.5-4.6亿,同比减亏20-39.3%,扣非净利润亏损3.9-5.2亿,同比减亏14.86-36.15%,

新能源汽车3大件,除了电池有一定壁垒,电机、电控都是低门槛、高度同质化的,这也决定了公司业务的低毛利,

新能源汽车高潮已过,接下来就是优胜劣汰了。

裕太微:净利润预亏1.75-2.49亿,扣非净利润预亏2.1-2.85亿,奇葩的是只说受益于半导体回暖和2.5G以太网物理芯片的放量,营收有大幅增长,却没说增长多少,是临近放假无心搬砖,还是证券部请的临时工代笔?

公司营收快速增长,多个产品线开始放量,自研技术与国际巨头不分伯仲,国内仅此一家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上市龙头(盛科是交换机芯片),国产替代率正处于长期抬升的起步阶段,由于风口以及行业地位的稀缺性,近期被各路机构投资者踩破门槛,更是受到国家半导体基金的关注。

只是由于研发、市场开发费用高企,才使得今年亏损有所扩大,如果公司停止研发,是可以立马盈利的,但公司在战略上此时停止投入绝对是错的,等各项技术获得相对领先或新业务布局达到预期目标,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就会降下来,盈利的问题不大。

百利天恒:24年营收预计58亿,同比大增932%,净利润36亿实现扭亏为盈,扣非净利润35.5亿,同比增加43.6亿,公司取得炸裂业绩的原因为:核心产品收到海外合作伙伴的首付款8亿美元,首付款不可撤销、不可抵扣。

公司是一家创新药公司,核心产品为双抗 ADC(BL-B01D1)抗肿瘤药物,与全球肿瘤医药领域跨国巨头药企 BMS共同开发,并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,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 84 亿美元(首付 8亿美元,近期或有付款5亿美元,里程碑付款71亿美元),本次公司与 BMS 交易刷新了全球 ADC 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,也创下国内创新药 Licenseout 交易的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项记录,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 ADC 新药。2024年3月,公司已收到由 BMS 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。

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,可是我不懂创新药,近期有大佬大呼25年是创新药的元年,那我也只看戏吃瓜了。

重仓医药的私募大佬近年来被干到想哭,这几天看到医药大佬开始讨论集采的药效与质量,看来医改与市场的天平正慢慢开始产生新平稳。

奥比中光:24年营收预计5.6亿,同比增长55.5%,净利润亏损6000万,同比减亏78.25%,扣非净利润亏损1.16亿,同比减亏64.19%,又是一家风口上的稀缺公司,脚踩机器人与人工智能2大风口,同样是门槛被踏破,可惜估值已高。

智翔金泰:24年预计营收2862-3163万,同比大增2511-2262%,业绩基数太小,增长能不能持续还另说,净利润亏损7.3-8.58亿,同比减亏7-8%,扣非净利润亏损7.38-8.65亿,同比减少6-9%,又是一家研发费用高企的创新药公司,看不懂产业前景去投资的话风险巨大,

常识告诉我,创新药的高研发需要高售价作为补偿,不然,资本、市场哪来的动力花费巨资去搞研发?坊间说集采针对的是仿制药,创新药是另一套定价机制,我也不懂真假。

奇安信:24年营收42-45亿,同比下降30-34.81%,净利润同比亏损12.5-14.5亿,扣非亏损14.5-16.5亿,公司的安防业务下滑主要受经济周期以及财政预算的影响,

公司创始人与360的红衣大炮是3721、360时期的创业伙伴,也就是说,3721、360的种种流氓行为以及商业的低底线都有公司创始人的一份“功劳”,单是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可以直接拉黑了,

一家企业如果不为社会创造价值,反而寻思着旁门左道、不顾社会后果地发展各种小贷业务,那这样的企业注定要被大众所抛弃的,别看短期赚得盆满钵满,比如巨亏的360、以及错过N个机会的某度。

更多精华内容首发于——同名自媒体【熊猫小半仙】,一起玩转可转债、ST股、套利。